許多人希望能擁有一個像電影《超能陸戰隊》里的“大白”那樣的私人健康管家;前段時間圍棋人機大戰讓人工智能AlphaGo走進了大眾視野;近日,中科大“女神”機器人“佳佳”又成了另類“網紅”……這些都讓人們開始期待,機器人何時能夠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份子。
27日,由工業和信息化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的《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(2016—2020年)》(下稱規劃)正式發布,為未來五年機器人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。
機器人產業站在“新風口”
“只要是社會生活需要的領域,就會有相應的機器人出現。在科學考察、醫療康復、教育娛樂、家庭服務等領域,服務機器人已研制出來并實現應用”。在2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,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描繪了下一個五年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藍圖。
規劃提出,經過五年努力,要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器人產業體系。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臺,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臺以上。培育3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,打造5個以上機器人配套產業集群。要完成30個以上典型領域機器人綜合應用解決方案,并形成相應的標準和規范,實現機器人在重點行業的規模化應用,機器人密度達到150以上。這為機器人產業奠定了廣闊的市場基礎,也使機器人產業迎來“風口”。
辛國斌指出,“十三五”是我國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時期。“機器人既是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,也是改善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點,其研發及產業化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、高端制造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。”
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有望超過300億
辛國斌說:“當前受相關政策的扶持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拉動,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。”數據顯示,近五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年均增速超過17%,2014年銷量達到22.9萬臺。
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32996臺(包括外資品牌),同比增長21.7%。“按照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統計數據,2015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共生產銷售22257臺,同比增長31.3%,自主品牌保持了比外資品牌更快的增長速度。”辛國斌說。
“從規劃可以看出,未來五年,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并重”,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、秘書長宋曉剛說,“中國對服務機器人的需求也在大幅增長,包括養老、助老、助殘,救災、搶險、勘探、教育、娛樂、智能居家等方面。”
辛國斌表示,到2020年,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有望超過300億元。屆時,手術機器人、智能型公共服務機器人、智能護理機器人等十大標志性產品將率先取得突破。
中科大“女神”機器人“佳佳”
補上技術受制于人的“短板”
“中國機器人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差距,表現主要包括關鍵技術受制于人,創新能力不強,低水平重復建設隱患顯現,小、散、弱等問題存在,機器人標準、檢測認證體系需健全等。”辛國斌坦言。
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理事長、沈陽新松公司總裁曲道奎介紹,我國機器人產業在高速成長的同時,核心部件空心化、應用低端化、主流市場邊緣化“三化”風險引起了行業的高度重視。
曲道奎表示,“機器人的內涵過去是比較復雜的、高精度的機器人設備,而現在包含了軟件、智能、傳感、大數據、網絡、云等,機器人成為一個整體。”他認為,規劃的發布讓“機器人處在一個大的轉折點上”,機器人“正在由機器向人”轉變,擁有“人的形狀、人的智慧、人的靈巧性、靈活性”。我們現處在由傳統機器人向新一代機器人發展的時期,既要補上傳統機器人的短板,還要面臨新的機器人的挑戰。“要發展我們自己的各種標準,包括各種認定的檢驗平臺,使中國機器人技術和產業在未來五年取得突破。”他說。
規劃提出,未來5年,機器人產業的技術水平要顯著提升。工業機器人速度、載荷、精度、自重比等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,平均無故障時間(MTBF)達到8萬小時;醫療健康、家庭服務、反恐防暴、救災救援、科學研究等領域的服務機器人技術水平接近國際水平。新一代機器人技術取得突破,智能機器人實現創新應用。同時,關鍵零部件要取得重大突破。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、伺服電機及驅動器、控制器的性能、精度、可靠性要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,在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中實現批量應用,市場占有率達到50%以上。
辛國斌表示,相信在“政、產、學、研、融、用”各界的通力合作下,我國機器人產業可以抓住機遇,在“十三五”期間實現新的突破。到那時,或許“大白”從電影熒幕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將不再只是一個夢想。
|
- 創澤智能機器人
- 中國智能服務機器人領軍企業,涵蓋商用、家庭、特種等多用途的智能機器人產品體系,十幾年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