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2035年,我省在中部地區率先基本實現新型城鎮化,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5%以上,全面建成中部地區標桿性現代化城市群、長江經濟帶幸福生活宜居地,形成與“建成支點、走在前列、譜寫新篇”戰略定位相適應的新型城鎮化格局。
實現15分鐘便捷生活圈全覆蓋,打造15分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圈,以及城市社區10分鐘健身圈。推進城市小規模、漸進式“留白增綠”,加強親水空間、社區公園、城市綠心建設,實現居民出行“300米見綠,500米見園”。
有序推進城市供暖設施建設,在武漢、襄陽、宜昌等城市選取一批有條件的住宅小區先行先試,逐步覆蓋其他城市。推進互聯網、大數據、智能化技術在社會保障、科技教育、醫療衛生、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應用,建設“善感知、會呼吸、有溫度”的新型智慧城市。
加強老舊小區改造,補齊設施短板,有條件的加裝電梯。到2025年全省完成1.5萬個以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。
附件:關于印發湖北省新型城鎮化 規劃(2021—2035年)的通知
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1.5%,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顯著提升,兩極兩帶三軸六灣區城鎮化空間格局更加優化,福州都市圈,廈漳泉都市圈影響力,競爭力大幅躍升
淮城融組辦〔2022〕3號,圍繞2035年建成新階段現代化美好淮北的總目標,新型城鎮化主要發展指標13項,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總體完成
中心城區城鎮常住人口規模達到180萬人,區位條件較好的鄉鎮,培育打造20個左右承擔全市特色產業,鄉鎮城鎮常住人口規模約80萬人
平政辦發〔2022〕47號;優化城鎮空間布局,發展的一心六極多點城鎮格局;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;增強城鎮產業支撐能力;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
全市常住人口突破1400萬,服務人口1800萬左右,建設成為全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示范區,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到 1.85:1 以內
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1%左右;長三角中軸樞紐地位更加凸顯;城鄉發展差距,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進一步縮小,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縮小到1.7:1
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 63%左右;一城六帶五組團多節點城鎮空間布局和城鎮體系更加優化;達到 50 個美麗鄉村建設目標,實現城鄉綠色發展顏值更美
城鎮化率達到 60%左右,中心城市集聚20萬城鎮人口;融山,水,田, 城,村為一體的國際精品旅游城市;布局文化旅游千億級產業和清潔載能產業
一核即市域發展主體核心;兩翼即兩大產業衛星城;三極即市域三大發展級;一帶即渦河生態經濟帶;兩軸即譙城—利辛城鎮發展軸和蒙城—利辛城鎮發展軸
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%,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6.5%,經濟實力位列長三角中心區縣級城市前30名,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2萬元,研發經費占3%
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%,非戶籍人口在城鎮落戶取得積極進展,一主兩副多點的城鎮空間結構更加清晰,城鎮常住人口超過80萬人
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92%左右,市域城鎮常住人口達到1200萬人,城鎮化發展方式全面轉型,新型城鎮化建設持續走在全國全省前列